沈从文家书

  • 如果得到失败的消息,他只有两条路可走,一条是刻苦自己,是自己向上,这是一条积极的路,但多半是不走这条的,另一条有两条分支,一时自杀,一时,他说,说得含含糊糊,“我不是说恐吓的话……我总是的,总会出一口气的!”
  • 从王处知道一点事情,我尊重你的“顽固”, 此后再也不会做那种使你“负疚”的事了。若果人皆能在顽固中过日子,我爱你你偏不爱我,也正是极好的一件事情。
  • 我分上惨败的,我将拿着这东西去刻苦做人。我将用这教训去好好的活,也更应当好好的去爱你。你用不着怜悯或同情,女人虽多这东西,可以送把其他的那一群去。
  • 目下 虽不免在人前上难过,有所痛苦,我希望我能学做一个男子,爱你却不再来麻烦你。我爱你一天总是要认真生活一天,也极力免除你不安的一天。为着这个世界上有我永远倾心的人在,我一定要努力切实做个人的。我希望我能学做一个男子,爱你却不在来麻烦你,也不必把我当成’他们‘的一群,来浪费你的同情了。互相在顽固中生存,我总是爱你你总是不爱我,能够这样也是很好的事。我若快乐一点便可以使你不负疚,以后总是极力去学做个快乐人的。
  • 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,更不能了解你的爱,你错用情了。
  • 我那天说过,“爱情不过是人生的一件事(说爱是人生唯一的事,乃是妄人之言),我们要经得起成功,更要经得起失败。”你千万要挣扎,不要让一个女子夸口说他曾碎了沈从文的心。
  • 此人太年轻,生活经验太少,故把一切对她表示爱情的人都看作”他们“一类,故能拒人自喜。
  • 胡先生只知道爱是可贵的,以为只要是诚意的,就应当接受,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。
  • 谁知啊,这最后的一封六纸函,是如何的影响到我!看了这信,不管他的热情是真挚的,还是用文字装点的,我总像是我自己做错了一件什么事因而陷他人与不幸的难过。我蛮想写一封信去安慰他,叫他不要因此忧伤,告诉他我虽不能爱他,但这不顾一切的爱,却深深地感动了我,在我离开这世界以前,在我心灵有一天知觉的时候,我总会记着,记着这世上有一个人,他为了我把生活的均衡失去,他为了我,舍弃了安定的生活在伤心中刻苦自己。顽固的我说不爱他便不爱他了,但他究竟是个好心肠人,我是永远为他祝福着的。我想我这样写这样一封信给他,至少能叫他负伤的心,早一些痊愈起来,但再一想,自己永远不会爱他的(自己也不知为什么),而他又说过永远是爱着自己,这两个极端的固执,到头来终会演成一场悲苦,不写信去安慰他,不叫再扩大这不幸好些。这是我们女子的弱点,富于同情而不敢去表示。也不怪,女子在这世界上是最软弱可怜的,她们的一切行动思想均在苛刻的批评下压伏着,她们偶一不慎,生命上刻上了永世不消的人们的口印,便永久留着一个洗不脱的污迹。。。。。。为人人所唾弃为人人所鄙视的污迹,这样,女子的欲进又止的怯弱行为的养成也是当然的事了。这里的我,也是如此的,我知道他爱我的一片苦心,纵不愿接受,也不当去禁止。爱人原不是罪恶,在人情的最低限度中,我很可以把不爱他的情形告诉他,希望他不要在我身上做些什么荒唐梦,明白了这些,然后同他做一个好朋友。但这最低限度我仍然不能这样做。做一个人,为自己打算处总比为人打算处多,而尤其是在我们女子难处的地位中,走错一步便留下千古的痕迹,所以虽明知道同他做朋友不是什么错事,也因怕人之非议而胆怯不前了。何况人的心又是得寸进尺的,他虽说能够同我做一个常见面的熟人便很满足了,但谁保得住他不因我之不退避,便也停止向前进攻呢?。。。。。。想到这一点,我不得不谨慎,不得不制止着自己去写一写隔靴搔痒无补于事的同情信了。眼见得人向井底落,我自己软弱无力,心怯胆小,只有张着一双手看着了。究竟在这些事上,我仍然是一个孩子,懂得不多。
  • 胡用科学的语言叫他等待,王叫他安心教书,而徐只劝他:“这事不能有得到结果,你只看你自己,受不了苦恼时,走了就好”
  •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,看过许多次数的云,喝过许多种类的酒,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
  • 我并不是要人明白我为谁牺牲了什么的。……我现在还并不缺少一种愚蠢想象,以为我将把自己来牺牲在爱你上面,永久单方面的倾心,还是很值得的。只要是爱你,应当牺牲的我总不辞,若是我发现我去也是爱你,我用不着劝驾就死去了。或者你现在对这点只能感到男子的愚蠢科悯,但你到另一时,爱了谁,你就明白你也需要男子的蠢处,而且自己也不免去做那“不值得”牺牲的牺牲了。
  • 你不要向我抱歉,也不必有所负疚,因为若果你觉得这是你道歉的事,我爱你而你不爱我,影响到一切,那恐怕在你死去或我死去以前,你这道歉的一笔账是永远记在账上的。在人事上别的可以博爱,而爱情上自私或许可以存在。不要说现在不懂爱你才不爱我,也不要我爱,就是懂了爱的将来,你也应当去爱你那所需要的或竟至伸手而得不到的人,才算是你尽了做人的权力。我现在是打算到你将来也是不会要爱我的,不过这并不动摇我对你的倾心,所以我还是因这点片面的倾心,去活着下来,且为着记到世界上有我永远倾心的人在,我一定要努力切实做个人的。
  • 我想着你那性格便十分担忧,你是到赤手空拳的时候还是十分好要面子,不到最后一个铜子花掉后不肯安心做事。希望你今后生活能从简,一切无谓虚糜应酬更可省略,你无妨告诉人家,你现在不名一文,为什么还要打肿脸充胖子?我这三四年来就为你装胖子装得够苦了。你的面子糊好了,我的面子丢掉了,面子丢掉不要紧,反正里外不讨好,大家都难过。
  • 自己能挨总想挨过去不求人好,我平常未雨绸缪原因即在此,我最怕开口求人,即或是自己的父亲,但现在不似从前了。你平常总怪我太刻苦自己,因小失大,现在该知道我不错了吧。我很奇怪,为什么我们一分开,你就完全变了,由你信上看来,你是个爱清洁,讲卫生,耐劳苦,能节俭的人,可是一到我一起便全不同了,脸也不洗了,澡也不洗了,衣服上全是油污墨迹,但吃东西买东西越讲究越贵越好,就你这些习惯说来,完全不是我所喜爱的。我不喜欢打肿了脸装胖子的外面光辉,你有你的本色,不是绅士而冒充绅士总不免勉强,只要我们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就好了。我情愿躬持井臼,自己操作不以为苦,只要我们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就好了。这一战以后,更不许可我们在不必要的上面有所奢求有所浪费。我们的精力,一面要节省,一面要对新中国尽量贡献,应一扫以前的习惯,切实从内里面做起,不在表面上讲求,不许你再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,不许你用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东西做事了,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,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,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,我们应该怎样来使用这生命而不使他归于无用才好。我希望我们能从这方面努力。一个写作的人,精神在那些锁锁外表的事情上浪费了实在可惜,你有你本来面目,干净的,纯朴的,罩任何种面具都不会合式。你本来是个好人,可惜的给各种不合式的花样给spoil了,这只是就一点而言,以后我们还得谈,还有许多浪费精神的事,是我所深知的,也是你所深知的,可是说过多少遍你不听,我还得说,不管你嫌不嫌,还得说。你看,我一写起信来,总是絮絮不休,你一定不喜欢这样的信,为什么我就那么不会写,我原想同你亲亲热热说点体己话的,不知不觉就来了这一套,像说教的老太婆,带住了,下次谈好一点的,原谅我。
  • 并且我自己知道你同时也知道,就是我离开你,便容易把生活转入一种病态,终日像飘飘荡荡,大有不知所归之慨。表面上生活即或还能保持常态,精神生活上实大不妥当。过日子不免露出萎靡不振神气,脑子且有点乱。你同我在一处时,就什么都好多了。可是如果你与我恰恰相反,在一处时为操心家事,为我种种麻烦,实在不大受用,离开我后,反而觉得一切简单得多,生活也快乐得多。如果事实的确如此,我们就从长计划,你决定不即南行,依然和孩子留在北平不动,得到钱时,我即将来寄你。不过这样办得先料到几件事,一是南北间隔,也许有半年音讯不通。二是我因事故会走入内地,离你更远。三是你在北方日子过得当真会好,且能安心过下去,又还对我放得下心,你自己又不会出什么不快乐不开心的事。你算算看,什么好就照你以为好的去做,我不强迫你做不乐意的行动。你不来事实上对我未尝无好处,因为这时节住什么地方多久总难说定,要走动,一个人当然比一家人容易方便,有事变,一个人当然比一家人容易处置,要做事还是独自一个人好。可是这“原则”与“事实”相去稍远。事实是我们都得承认,如此时代,能住在一处,不管过的是什么日子,总比离开好!你尽管说我不好,我在你身边时,麻烦你太多,共同过日子又毫无快乐可言,去你所理想太远,说不定留在北平,凡我所能给你的好处瑞菡或三婶就能代替,此外也正因为我不在你身边,还有更多相像不到的人给你的尊敬和友谊,是你觉得愉快。不过,由我看来,两人的幸福,还是同在一处,方能得到。为孩子计,也是如此。为你计,也是如此。
  • 希望你懂事一点,勿以暂时别离为意,我的坚持不动原早顾虑及此,留在这里也硬着头皮捏一把汗,因为责任太大,一家人担子全在我身上,我为什么不落得把这担子卸到你身上,你到这时自可以明白,你当时来信责备我好凶,你完全凭着一时的冲动,殊不知我的不合作到后来反而是同你合作了。
  • 他的妻子张兆和在沈从文逝世之后,开始整理沈从文的文稿。她对人这样给她们两个人之间的婚姻下了个结语,“从文同我相处,这一生,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?得不到回答。我不理解他,不完全理解他。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,但是,真正懂得他的为人,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,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。过去不知道的,如今知道了;过去不明白的,如今明白了。他不是完人,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。”
  • 晓得从文怎么样就会选到一个屋里人?同他一样的既不成,同他两样的更不好‘。可是如今可来了,好了,原来也还有既不同样也不异样的人。
  • 我觉得故乡虽好,却不能久待,暂时避难则可,与图谋个人事业发展,故乡往往是最能陷人的。
Previous     Next Xu Kuang /
Published under (CC) BY-NC-SA in categories 读书篇  tagged with 摘录